人大70年|天心区:民生实事落地 民生幸福升温
2024-09-24 10:05:23          来源:湖南法治报 | 编辑:樊芳 | 作者: | 点击量:27050         

湖南法治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樊芳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搬到这里来,环境好多了。离家近,几分钟就到了,特别方便。”长沙市天心区文源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前来就诊的居民吴芳平高兴地说。

近日,记者一行走进文源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宽敞明亮、设施齐全、服务优质频频获得居民点赞,这也是人大代表票决制让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落实的一个缩影。

2019年,天心区被定为长沙市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试点单位以来,天心区人大常委会积极引导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参与民生实事项目的征集、筛选、票决、实施各环节,并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真正实现票决项目全过程人民民主,累计实现40个民生实事项目真正落地见效、惠及于民,获得群众广泛好评。

2024年天心区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现场。

“票决红利”惠及社区群众

群众呼声在哪,民生实事就推进到哪。

原来的文源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在新开铺街道、文源街道、赤岭路街道交界处,距离远。“附近没有充足停车位,就诊还要走一段上坡路,看病太不方便了。”提起过去就医的体验,吴芳平连连摇头。

2023年1月5日,天心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2023年天心区民生实事项目,教育强区建设项目、建设和美乡村项目、健康天心项目、既有多层住宅增设电梯(梯位)项目等10个民生实事项目敲定,其中健康天心项目主要目标任务之一便是完成文源、裕南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搬迁改造。

2023年7月,卫生服务中心搬至新址,面积由原来的800多平方米扩充到2000多平方米,辖天鸿、梅岭、文源、状元坡、金汇社区,中南大学铁道学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等,街道范围内形成“15分钟健康服务圈”。天心区人大代表陈静告诉记者,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在标准中医馆的建设基础上进一步提质改造,建设示范性中医馆,通过夯实服务阵地、提高诊疗技术、中医巡诊服务等多项举措,切实让群众享受到家门口的优质中医药服务。

全过程人民民主落地见效

民生实事征集是票决制工作的头道工序,也是“重头戏”,只有充分了解群众急难愁盼,才能实现“政府干”和“群众盼”的精准合拍,才能让政府工作更有温度、民生福祉更有质感。

天心区人大社会委主任委员杨军介绍,5年来,天心区按照突出人民性、普惠性、可行性、实效性原则,以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为抓手,贯彻、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

每年8至9月,区人民政府采取问卷调查、座谈、调研等方式,向全区公开征集下一年度意向实事项目。区人大常委会发动各街道人大工委组织代表接待、走访选民,开展代表活动、走访视察等,为票决制工作奠定最广泛的民意基础。

10月起,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召集相关部门、街道对征集到的民生实事项目进行分类整理,提出12件候选民生实事项目,经政府常务会议讨论、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审议、区委常委会审定,再以议案的形式提请区人大常委会会议通过,作为提交区人大会议票决的候选项目,经过年底或年初召开的区人大会议人大代表投票表决,确定10件民生实事项目,由此保证票决的实事项目真正成为问需于民、造福于民的民生工程。

票决不是终点,而是起点。

为确保民生实事项目办理“看得见、摸得着、有成效”。区人大常委会出台了实施方案、代表票决办法和项目完成情况满意度测评办法等,区人大常委会会议专题审议民生实事项目完成情况,并进行满意度测评,做到民生实事项目当年实施、当年完成、当年见效。

5年来,天心区共提质改造老旧小区303个,加装电梯600余台;城镇新增就业人数63527人,新增学位5万个;解决了暮云、南托等南部街道村民的饮水问题;完成丽发社区、西湖社区等5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高标准建成了大托铺、坡子街、文源、裕南街街道卫生服务中心……一张张群众满意的民生实事“年度成绩单”不断出炉,民生幸福不断升温。

责编:樊芳

一审:樊芳

二审:伏志勇

三审:万朝晖

来源:湖南法治报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联系我们
广告热线:0731-84802118 湖南法治报官网ICP备案号:湘ICP备19000193号-3 版权所有:湖南金鹰报刊社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法治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